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64web_logo
66web_lg_right
2024年12月22日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资讯首页>协会>协会通知>关于印发《中国加气混凝土行业发展指导意见2016-2020》的通知>正文
关于印发《中国加气混凝土行业发展指导意见2016-2020》的通知
类别:协会|协会通知  日期:2016-12-13  来源:  点击率:228024  打印 关闭

 

 

中加协字[2016]25号

 

关于印发《中国加气混凝土行业发展指导意见2016-2020》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制造202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和《建材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促进我国加气混凝土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确保行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加气混凝土协会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了《中国加气混凝土行业发展指导意见2016-2020现印发你们,作为2016-2020期间行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附件:中国加气混凝土行业发展指导意见2016-2020

 

 

                               中国加气混凝土协会

                                2016年12月9


中国加气混凝土行业发展指导意见(2016-2020)

中国加气混凝土协会

 

加气混凝土工业在我国经历了近50年的发展历史,“十二五”期间我国加气混凝土达到空前的发展时期,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技术装备、产品质量都有了较大的提高。据不完全统计,到“十二五”末全国已建成生产企业约2000家,总设计能力约2亿立方米;总产量约为1.1亿立方米,占墙体材料产量的9%,占新型墙体材料的15%;生产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市场的发展,我国加气混凝土已成为许多地区节能建筑的主导墙体材料。我国加气混凝土已经形成一个包括产品生产、装备制造、配套材料生产和科研设计的完整体系,成为我国建筑节能和墙体材料改革的重要力量,为循环经济和低碳生活出特有的贡献。

     一、“十二五”加气混凝土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取得的成绩

1.加气混凝土广泛发展

我国加气混凝土生产和应用现已遍布所有的省市,并且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生变化。上世纪90年代伴随着墙材革新步伐的加快,先后在山东、广东、湖北、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出现了发展高潮,体现出与当地经济相适应的发展态势;最近几年,新疆、江西、广西、云南、安徽、贵州、湖南和河南等内地省份的加气混凝土发展开始提速。

2.加气混凝土产量快速增长,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我国加气混凝土总规模已经由100万立方米发展到约2亿立方米,是全世界除中国以外其他国家总规模的两倍。据不完全统计,“十二五”期间新增企业1095家,使企业数发展至近2000家,是此前企业数的2.5倍,全国加气混凝土生产规模约2亿立方米,比2009增长了3.4倍,产量约1.1亿立方米,为2009年近2.6倍;约占墙体材料的9%,占新型墙体材料的15%

3. 节能减排成绩显著

“十二五”期间各类废弃物利用达到近5000万吨,占原材料比例的47%,粉煤灰加气混凝土中,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比例则超过70%,是所有建材产品中消纳工业固体废弃物最多的产品之一。全行业生产能耗进一步下降,据初步调查单位产品生产能耗在32千克-标煤/立方米左右,比2009年进一步降低。

4.单体企业规模和产业集中度显著提高

在加气混凝土行业,更多的企业寻求扩大生产规模,以自动化规模化生产寻求发展。近年来,新上生产线中约有12%为老企业扩建新线,行业中企业最大规模达到了近200万m3/年,据行业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十二五”中期平均规模为13.54 m3/年,比(“十一五”中期)行业平均规模8.13m3/年高出80%,生产规模50万m3/年的企业数明显增加。

5.装备技术大幅度提高

伴随着加气混凝土行业的发展,加气混凝土装备技术也得到了较大发展,一些技术实力强,起点高的企业,结合我国加气混凝土的发展要求,大量吸收国外新技术,进行了集成创新和二次创新,开发了具有较高自动化水平的系列装备,使生产线在自动化程度上可以与进口线媲美,满足了行业发展的需要,同时,走出国门,出口到中东、东南亚及东欧国家,改变了我国加气混凝土装备只进不出的局面,成为仅次于德国的加气混凝土装备出口国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加气混凝土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生产技术与装备水平、机械化与自动化程度、产品质量尤其是外观质量、企业管理水平以及应用技术等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当前行业存在的主要矛盾和瓶颈,也是今后一个时期行业应重点解决的问题。需要全行业的共同努力,通过调结构,转型升级,技术创新,加强企业管理,进而提高行业整体水平,以适应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一是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品种单一,高端产品稀少,从占比看,密度低于500kg/m3、具有优良节能优势的产品约占8%,而密度大于600kg/m3规格的产品占92%;加气混凝土产品仍以砌块为主,砌块产量占了98%,而板材及其他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仅占2%。在砌块中高端产品比例明显偏少,仍以B06级产品为主,B05级和B04级产品缺乏;应用中仍以填充为主,而在更能发挥加气混凝土优势的围护结构中相对较少。

二是先进的应用技术推广存在局限性。加气混凝土先进的应用技术还是仅在苏浙沪和京津地区得到广泛运用,在许多地区仍采用传统施工技术,导致加气混凝土建筑质量难以保证。技术水平差别巨大,在沿海发达地区,特别是这一地区的引进生产线,产品质量水平几乎与国际先进水平一致,极大地带动了地方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并推进了我国产品以及装备的出口,而内地一些地方,生产和应用水平较低,从而制约了加气混凝土在建筑节能领域的发挥;

三是低水平扩张,部分地区出现重复建设。目前加气混凝土的发展局限在量的发展,并且绝大多数在较低水平上的重复,缺乏强劲的技术支撑来获得质的提高,企业往往被拖入低成本、低质量和低效益的泥潭,局部地区由于对信息缺乏全面的了解,地方追求投资的欲望,已经显现出过剩的迹象。由于近两年加气混凝土行业发展过猛,加气混凝土协会在2009年着手编制“十二五发展思路时,有意控制发展速度,以避免产能过剩,但因缺乏控制手段及众所周知的原因,发展速度超出了合理的范围。

四是加气混凝土普遍存在的质量问题。由于近年来产能的盲目扩张和市场的人为影响,企业追求投资的最低化、成本的极限化和产量的最大化,给产品质量带来了巨大隐患,造成我国加气混凝土产品质量得不到快速提高,产品质量水平低,产品综合合格率差强人意不仅影响了产品的应用,更影响了社会对加气混凝土的认识和信心,影响相关应用标准参数的确定;一些地方部门增加了对产品质量的担忧,提高加气混凝土应用门槛,从而不得不出台能够“屏蔽”质量问题的政策和措施,从长远看,将阻碍行业的发展。

二、行业面临形势发展目标

(一)发展形势

1. 国民经济保持稳步协调健康发展,必将带动加气混凝土行业大发展。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稳步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迈进,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约7%,这必将带动加气混凝土行业大发展。加快城镇化发展和推进新农村建设,将促进建筑业的高度繁荣与发展,也将带动加气混凝土工业的发展。到2020年,我国将新造各类建筑300亿平方米,平均每年新建造建筑面积20亿平方米。如此大规模的建设,需要大量具有节能保温轻质符合节能建筑功能需求的加气混凝土

2. 大力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绿色城市建设,为加气混凝土创造了有利发展空间。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联合发布《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加气混凝土作为“大力发展绿色建材”之一被列其中,受到政府的重视和市场的认可。2015年工信部和住建部又发布了《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明确了行动目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到30%,绿色建筑应用比例达到50%,试点示范工程应用比例达到70%,既有建筑改造应用比例提高到80%。为加气混凝土的发展拓展了更大的空间。

3.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和钢结构建筑,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政策的出台对加气混凝土行业发展将起到极大的带动作用。

4.《建材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中明确了传统建材升级换代要发展加气混凝土砌块及防水防腐保温复合一体化装配式建筑内墙和外墙板材等非烧结类产品

5.国家积极倡导墙材革新资源综合利用税收政策,发布禁实限粘令,要充分利用工业废弃物再生资源大力发展新型墙材,这给加气混凝土行业带来发展机遇。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加气混凝土产品结构进一步合理,用于围护结构的产品比重有所提升,发展质量明显改善。B05级和B04级产品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中占比提高到10%,加气混凝土板材的比例由1%提高到5%,质量满足绿色建筑需要。加气混凝土产品在绿色建筑应用比例既有建筑改造应用比例明显增加

三、加气混凝土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思想、发展重点及措施建议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动力,满足绿色建筑需求为目标,以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等需求为牵引,构建产业新体系,拓展发展新空间,通过提升技术标准,不断研发高端产品,鼓励先进技术、限制落后技术淘汰落后产能,实现加气混凝土行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

(二)遵循原则

1.坚持转型发展。引导要素优化配置,遏制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开辟新的发展渠道,增加新的发展领域,实现供给侧的变革与创新,增加新的需求与有效供给。

  2.坚持创新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破并推广关键共性技术,加快新产品研发与应用进程,完善标准体系,增强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能力。

3.坚持绿色发展。加强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全面推进清洁生产。

  4.坚持融合发展。推进业态和模式创新,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全面提升行业技术水平。

  5.坚持开放发展。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资源,围绕“一带一路”加快“走出去”发展步伐,实现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共同发展共同经营

(三)发展重点

围绕新型城镇化,推进加气混凝土行业供给侧改革,提高高端产品的比例,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产品绿色化、高性能调质量,实现多功能和多用途;重点发展新型墙体材料部品化构件设计、生产与应用技术,适应建筑工业化发展需要,实现结构保温一体化,产品模数多样化,设计、生产和应用标准化。制造装备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推动加气混凝土行业技术进步。

重点任务:

1.研发新产品,满足装配式建筑的需求,积极引导市场发展。瞄准建筑产业化要求,开发适用于建筑产业化的部品和构件;应积极开发高精密加气混凝土砌块及专用粘结剂;配合一带一路战略,研究开发适应热带和亚热带国家的轻便型组合建筑用轻质保温隔热材料,鼓励企业向建筑应用的延伸发展;研究开发适应薄层砂浆砌筑的各类结构件、连接件和建筑五金,推动加气混凝土建筑技术的全面升级。

2.加大技改力度,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完善和改造现有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研制开发适用于生产高精密砌块、异形砌块的专用装备,研制开发符合建筑产业化要求的配套装备,促进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提高设备制造水平和配套能力,改进和提高现有加气混凝土装备,以提高产品品质,提高自动化水平,提高生产线成套化水平。

3.深入开展能推动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共性、关键性技术的研究;在行业内广泛开展清洁生产、节能减排、资源节约等新技术的开发研究工作,不断提高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淘汰落后工艺和装备,限制落后工艺和装备进入市场,推动行业结构调整,提高行业技术装备水平。

4.加快推广先进新材料、新技术,提高加气混凝土在节能建筑中的应用比例。重点推广加气混凝土专用砂浆薄层砌筑技术,推广加气混凝土优等品砌块(市场通常称为精确砌块)的应用。

5.开辟应用新领域。推广加气混凝土自保温建筑,提倡加气混凝土砌块和板材在建筑外墙的应用,提高节能建筑中加气混凝土制品的应用比例,针对低密度制品(B04、B03)、憎水制品,积极研究相应的应用技术,以便加气混凝土的新产品推向市场,服务于建筑节能。

6.大力推广加气混凝土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运用,利用现有成果,针对地方条件,会同地方建设管理和设计部门和加气混凝土生产企业和配套材料企业,编制一批适合不同生活习惯的标准图集,配套编制施工作业指导文件,以供新农村建设选用,借此带动加气混凝土市场,推动建筑节能在广大农村的进程。

)措施建议

1.以科技创新为先导,提高自主开发能力,研究开发加气混凝土制品新技术。充分发挥科研设计院所、高校的技术和人才优势,鼓励企业与之紧密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研究开发行业发展所需的实用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努力提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

2.加强标准化工作,建立和完善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标准体系。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编制加气混凝土行业标准,弥补现有标准、以及标准编制和修订工作的不足。引导企业按标准组织生产,鼓励企业制订高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

3.深入开展行业调查研究,把准行业发展脉搏,分析行业发展瓶颈和关键问题,及时掌握行业动态,贯彻落实工信部、住建部《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推动加气混凝土行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明确加气混凝土行业鼓励和淘汰的产品目录。

4.加强行业自律, 鼓励市场化的兼并重组,进一步提升产业集中度。遏制落后产能、遏制经济运行下压,遏制经济效益严重下滑。充分发挥协会引领、协调、服务的作用,制定行业自律公约,提供市场信息,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加强区域治理,组织企业对标与降本增效,解决行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5.强化企业管理和培训,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努力提高管理水平。积极推行员工培训考核和持证上岗制度,组织开展加气混凝土生产、化验检验、应用技术的培训工作,努力提高本行业员工的整体素质。

 



中国加气混凝土协会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加气混凝土协会"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加气混凝土协会"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加气混凝土协会”。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信息





京ICP备06011358号-33
主办单位:中国加气混凝土协会 中国加气混凝土协会
联系方式:电话:010-57811223 010-57811222(兼传真)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11号
版权所有: